关于易学仕 | 好老师教育官网 |
移动APP下载

扫码下载易学仕在线APP

专升本/专转本/专接本
当前位置: 易学仕在线> 考试资讯> 招生计划> 广西> 桂林理工大学专升本招生计划2025年

桂林理工大学专升本招生计划2025年

发布时间:2025/11/10 16:45:00 来源:易学仕专升本网 阅读量:52 热点: 广西专升本招生计划 桂林理工大学专升本

摘要:桂林理工大学专升本有哪些专业?招生计划多少人?桂林理工大学专升本2025年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新媒体艺术、会展经济与管理、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智能制造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7个专业,招生计划1000人。

  桂林理工大学专升本有哪些专业?招生计划多少人?桂林理工大学专升本2025年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新媒体艺术、会展经济与管理、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智能制造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7个专业,招生计划1000人。 

桂林理工大学专升本招生计划2025年

  桂林理工大学专升本招生计划2025年


专业名称

普通计划

建档立卡

高职(专科)专业要求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224

36

电子与信息大类

新媒体艺术

60

 

文化艺术大类

会展经济与管理

110

10

旅游大类

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

180

10

土木建筑大类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110

10

土木建筑大类

智能制造工程

160

20

装备制造大类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70

 

生物与化工大类


  专业介绍

  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以及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土木工程、道路桥梁工程、水利工程的基本原理与知识,具备系统开放的知识结构,接受完整的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建筑、道路、桥梁、水利等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与管理,面向未来、放眼国际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后符合条件者可考取建造师、结构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证书。

  主要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钢结构基本原理、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道路工程、工程水文学、房屋建筑学、工程抗震、BIM技术应用、智能建造、大数据应用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是面向大土木行业的重要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宽,市场需求量大,学生毕业后可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筑施工企业、政府部门以及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交通管理部门、路桥公司等单位,从事设计、技术管理和技术支持等工作。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及智慧城市发展需求,立足广西、辐射东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系统掌握建筑电气控制技术、建筑供配电、建筑设备自动化、BIM技术、智慧运维与节能优化等核心知识,具备智能化系统设计、施工管理、绿色建筑技术集成及建筑能效优化能力;熟练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解决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注重培养学生工程伦理意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执业注册工程师基础能力。毕业生可在工程设计、智能建造、智慧运维等领域从事技术研发与管理工作,胜任建筑智能化系统全生命周期服务,成为兼具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基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建筑电气制图与CAD、自动控制原理、电气控制与PLC、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建筑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消防系统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造价、暖通空调系统、电梯控制技术、BIM软件应用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智能化等领域从事建筑智能化系统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设备运行维护、技术改造与设计、管理、营销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智能建筑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围绕国家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需求,培养数据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熟练的专业技能,拥有综合运用数据科学理论和大数据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应用人才。毕业生可考取相关行业认证证书(阿里云大数据工程师认证(ACP)、华为认证大数据工程师(HCIA-Big Data))。

  主要课程:数据库系统原理、数据结构、Python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大数据存储、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可视化、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大数据项目管理、人工智能、行业大数据应用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企业等各级单位从事大数据管理、研究、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考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学以及学科交叉领域的硕士研究生。

  专业特色:采用“1+1”的校企深度融合一体化管理与教学模式,进行人才培养。第1年在校内进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以学校教师为授课主体,企业派驻教学团队入驻学校配合学校完成专业课程教学任务。第2年到青软创新科技集团大湾区基地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实习、毕业设计和技术能力提升,以企业老师为授课主体,按照企业模式,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工程技术型人才。

  智能制造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机械工程、电气控制工程、计算机和信息化管理技术等智能制造领域所需学科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智能产品设计制造,智能装备故障诊断、维护维修,智能工厂系统运行、管理及系统集成等领域从事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力学、工程数学、机械制图及CAD、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工业大数据与云计算、智能制造工艺、人工智能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液压与气动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网络与物联网、RFID技术与应用、现场总线技术、生产系统智能化技术、智能工厂系统集成,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有金工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安排40周以上。

  就业方向:毕业生面向机械、电子、汽车、航空航天、船舶工程、仪器仪表等各类机电产品相关企业及部门、科研与教学部门,从事智能产品设计及制造、智能制造工艺设计开发、智能设备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智能化工厂系统集成的应用研究、生产管理以及相应的科研教学等工作。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具备解决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科学与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开发、工艺流程设计、产业经营管理和政策咨询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过程设备机械基础、反应工程、流体流动与传热、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工程、传质与分离工程、工业生态学、资源加工过程与装备、材料科学基础、环境化学、仪表及自动化、环境微生物学、气态污染物脱除及资源化、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HSE与清洁生产、双碳战略与碳循环、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

  就业方向:就业前景广阔,主要在各级政府的资源管理部门、科研机构、环境工程规划、工矿企业、产业生态园等相关领域从事资源高效利用、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生态化及可再生资源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教育和咨询工作。

  会展经济与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紧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和会展行业发展趋势,聚焦“一带一路”倡议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依托广西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枢纽的区位优势和我校学科优势,构建“立足东盟、面向湾区、数智赋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文化自信、服务意识、创新精神,掌握会展专业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数智技术,具备智慧会展运营、招展邀观拓展、会展活动策划与执行、会展大数据分析及在本专业领域继续深造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东盟区域会展经济升级与大湾区会展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支撑。

  主要课程:会展项目策划与管理、会展法规与实务、会展数字化、会展概论、会展营销、会展市场调查与预测、会展参展实务、会展客户关系管理、招展邀观实务、会展广告策划与平面设计、展陈与空间设计、会展场馆经营与管理、活动策划实训、展会执行实训、节事执行实训、会展参展实训、跟岗实习、毕业实习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会展管理部门、会展企业、数字会展平台、文化创意机构等领域从事智慧会展运营、招展邀观、会展活动策划、会展大数据分析、数字营销与品牌推广等工作。毕业生经过三至五年的实践锻炼,能够具备会展产业战略规划、会展项目管理、数字化会展解决方案设计等能力,预期能够胜任会展项目经理、智慧会展运营总监、活动策划师、会展数字化转型顾问等业务岗位工作,成为服务中国—东盟区域会展经济升级、粤港澳大湾区会展产业创新发展的复合型行业高级运营管理人才。

  新媒体艺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备良好的设计素养和现代审美视野,掌握新媒体艺术和技术的相关原理,熟悉新媒体发展现状,具备品牌设计、文化旅游推广、新媒体艺术创作、交互设计、数字内容制作、虚拟现实开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及新媒体技术手段进行信息传播,能综合运用新媒体艺术专业技能解决设计问题,具有家国情怀、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数字平面设计、动态图形设计、数字摄影、新媒体广告创意与设计、新媒体品牌设计、新媒体终端运营、短视频创作、虚拟现实设计与制作、文创产品设计与运营、新媒体内容与产品设计、影视剪辑、新媒体影视制作等。

  主要集中性实践教学:军事理论及训练、专业写生、专业采风、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在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广告公司、新媒体传播公司、游戏公司以及各类文化机构从事活动策划、文案写作、影视创作、动画设计、短视频创作、品牌设计、文创设计、交互设计、游戏制作等工作。

  专业特色:专业融合了艺术、设计、技术、传媒等多领域知识,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性。注重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实际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注重学科竞赛,鼓励学生探索新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推动艺术形式的创新与突破,参加全国高校数字艺术大赛等国家级赛事。

推荐阅读
专升本地区导航

公众号

抖音

bilibili

微博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23-68141520
返回顶部
请选择培训项目
专升本/专转本/专接本 等级职称/考研

操作成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