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易学仕 | 好老师教育官网 |
移动APP下载

扫码下载易学仕在线APP

专升本/专转本/专接本
当前位置: 易学仕在线> 考试资讯> 报考> 大纲> 青海> 2025青海民族大学专升本药学专业考试大纲~

2025青海民族大学专升本药学专业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25/01/30 18:00:00 来源:易学仕专升本网 阅读量:194 热点: 青海专升本考试大纲 青海民族大学专升本

摘要:2025年青海民族大学专升本药学专业课考《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天然药物化学》两门科目,各科目分值100分,具体考试内容及参考教材如下:

  2025年青海民族大学专升本药学专业课考《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天然药物化学》两门科目,各科目分值100分,具体考试内容及参考教材如下: 

2025青海民族大学专升本药学专业考试大纲~

  青海民族大学专升本考试药学专业专业课考试科目1


  《分析化学+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分析化学》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分析化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思维方法的运用能力。

  《有机化学》是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要求考生对其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系统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特点及立体异构、主要性质、反应和合成制备方法等内容;熟练解答完成反应、结构鉴定、化合物合成等各类问题;熟悉典型的反应机理历程及相关概念;了解化学键理论概念、过渡态理论等。

  二、参考书目

  《分析化学》部分

  1.武汉大学编著《分析化学》(第6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12月;

  2.司晓晶编著《分析化学》(第1版),中国石化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年06月;

  3.罗爱民、雷肖艳编著《分析化学》(第1版),冶金工业出版社,2019年10月;

  4.侯振雨、李英、郝海玲编著《无机及分析化学》(第1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年9月。

  《有机化学》部分

  1.陆涛,《有机化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4月;

  2.陆涛,《有机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5月;

  3.刘在群,《有机化学学习笔记》,第3版,科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三、考试形式

  考试方式:笔试、闭卷考试

  计分方式:百分制,总分为100分,其中《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各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四、考试范围

  《分析化学》部分

  (一)定量分析基础

  1.了解分析化学的目的、任务、作用,分析方法的分类,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

  2.掌握误差的分类、来源、减免方法,准确度、精密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3.掌握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可疑值的取舍方式。

  4.熟悉滴定分析中的基本概念,标准溶液、化学计量点、指示剂、滴定终点、滴定误差。

  5.熟悉滴定分析法的分类、滴定方式、滴定分析对滴定反应的要求。

  6.掌握标准溶液浓度表示方法,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

  7.掌握滴定分析计算方法。

  (二)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1.掌握酸碱质子理论:质子酸碱的定义,共轭酸碱对,

  酸碱反应的实质,共轭酸碱对Kaθ与Kbθ之间的关系。

  2.熟悉溶液酸、碱性的定义及pH的测定方法,掌握w水的离子积常数K、稀释定律和影响解离平衡常数和解离度的因素;熟悉同离子效应、盐效应、分布系数等基本概念和应用。

  3.掌握一元弱酸、一元弱碱水溶液的pH计算,熟悉多元弱酸、多元弱碱水溶液的pH计算,了解两性溶液pH的计算方法;掌握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原理、pH计算和配制方法,熟悉影响缓冲容量的因素及缓冲溶液的选择和应用。

  4.掌握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和理论变色点;熟悉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5.掌握滴定强酸、强碱、一元弱酸、一元弱碱过程中的pH计算方法、滴定曲线、影响滴定突跃范围的因素及指示剂的选择方法,掌握准确滴定一元弱酸(碱)的判据其应用。

  6.了解多元酸(碱)分步滴定的判据及滴定终点的pH计算,指示剂的选择,熟悉滴定多元弱酸、多元弱碱过程中pH

  变化情况及滴定曲线;了解混合酸(碱)的滴定及CO2对酸碱滴定的影响。

  7.熟悉常用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掌握混合碱和氮含量的测定原理及相关计算。

  (三)沉淀平衡和沉淀滴定法

  1.掌握溶度积Kspθ和溶解度S的定量关系。

  2.掌握溶度积规则,沉淀生成和溶解的方法及应用,了解分步沉淀和沉淀转化。

  3.掌握莫尔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熟悉佛尔哈德法的基本内容,了解法扬司法的基本原理。

  (四)氧化还原平衡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1.掌握氧化数、氧化与还原、氧化剂、还原剂、歧化反应、氧化还原电对、氧化还原半反应等基本概念及确定氧化数的一般规则,熟悉掌握氧化还原半反应的配平方法。

  2.了解电极电势的产生原理,掌握电极电势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掌握原电池的原理及电池符号的书写。熟悉标准电极电势的测定方法,掌握标准电极电势的概念及应用。

  3.掌握能斯特方程及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和相关计算。

  4.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判断、标准电动势与标准平衡常数Kθ的关系及相关计算,熟悉元素电势图及应用。

  5.了解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特点、条件电极电势和条件平衡常数的概念,掌握氧化还原滴定对滴定反应的要求;了解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的计算方法,熟悉影响滴定突跃范围的因素,掌握氧化还原滴定法所用的指示剂。

  6.掌握高锰酸钾法、碘量法和重铬酸钾法的基本原理及相关应用。

  (五)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法

  1.掌握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及命名,了解决定配位数的因素。

  2.掌握配位平衡及有关计算;掌握沉淀反应对配位平衡的影响并作有关计算,掌握酸碱反应对配位平衡的影响;了解多重平衡常数及其应用。

  3.掌握螯合物的结构特点及稳定性,了解螯合剂的应用。4.了解配位化合物的应用。

  5.掌握影响EDTA配合物稳定性的外部因素,重点掌握酸效应和酸效应系数。

  6.掌握EDTA滴定法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单一金属离子准确滴定的界限及配位滴定中酸度的控制。

  7.了解金属离子指标剂,了解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与途径。

  (六)吸光光度法

  1.了解吸光光度法及其特点。

  2.了解互补色光和溶液对光的选择性吸收,理解光吸收曲线和偏离朗伯-比耳的原因,掌握朗伯-比耳定律及应用。

  3.了解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

  4.理解光度分析误差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5.了解分光光度计的类型,理解分光光度计的组成,掌握比较法、工作曲线法原理、线性范围和应用。

  6.了解示差法的原理。

  《有机化学》部分

  (一)绪论

  1.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共价键的本质及其属性。

  2.熟悉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共价键的断裂方式、常见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二)烷烃

  1.掌握烷烃的定义、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烷烃的命名、烷基的命名;烷烃的主要化学性质(卤代反应)、烷烃的自由基取代反应机理。

  2.熟悉碳原子和氢原子的级数;烷烃的结构、烷烃分子中碳原子的sp3杂化;乙烷和正丁烷的构象以及优势构象、构象式的锯架式、纽曼投影式的表示方法。

  (三)烯烃

  1.掌握烯烃的命名;sp2杂化及π键的结构特点,同分异构,顺反异构和Z、E构型标记法;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及其机理,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次序及其重排现象,马氏规则的加成方向;过氧化物效应、被高锰酸钾氧化、臭氧化反应;

  α-氢的卤代反应;烯烃的制备。

  2.熟悉烯烃的物理性质;诱导效应。了解烯烃的检验方法;根据化学反应的生成物推测烯烃的结构。

  (四)炔烃和二烯烃

  1.掌握炔烃的命名与同分异构;炔烃的结构;炔烃的亲电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及炔氢的反应;共轭二烯烃的1,2及1,4加成反应;卤乙烯型和卤丙烯型卤代烃的反应。

  2.熟悉各种碳原子的杂化形式;共轭体系的类型。了解炔烃与含活泼氢的炔烃鉴别;烷烃、烯烃、炔烃与环烷烃的鉴别。

  (五)环烷烃

  掌握脂环烃的分类,环己烷的构象。了解环己烷的翻环作用以及一取代环己烷的优势构象。

  (六)立体化学基础

  1.掌握旋光性、左旋体、右旋体、旋光度、比旋光度、手性、手性分子、手性碳、内消旋体、外消旋体、对映异构体及非对映异构体等概念。

  2.熟悉对映异构体的表示方法(Ficsher投影式规则),次序规则及对映异构体的R、S构型标记法以及D、L命名法;含两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构型的命名。

  (七)芳香烃

  1.掌握苯的结构、苯的同系物、异构现象及命名;苯的

  化学反应:苯的亲电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烷基化和酰基化);定位基的分类;常见的活化基团和钝化基团及其强弱次序;一取代苯的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和定位规律;二取代苯的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律;烷基苯侧链的反应;卤代芳烃的活性次序。

  2.熟悉苯的物理性质;芳烃亲电取代反应的机理。

  (八)卤代烷

  1.掌握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卤代烃的结构与化学反应,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的取向,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次序;格氏试剂的制备,不同结构中卤原子的活泼性。

  2.熟悉卤代烃的物理性质;亲核取代反应的机理SN1、SN2,消除反应的机理E1、E2;亲核取代和消除反应的竞争;卤代烃的毒性和重要的卤代烃。

  (九)醇、酚和醚

  1.掌握醇的结构、分类、命名;醇的化学性质;脱水反应和氧化反应。熟悉各级醇的鉴别反应。酚的结构和命名;酚的化学反应;苯酚和取代苯酚的酸性比较;酚醚的形成及克莱森重排;酚酯的形成及付瑞斯重排;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醚的分类、命名。

  2.熟悉酚的物理性质,酚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醚的化学反应;醚键的断裂;环氧化合物在酸或碱条件下的开环方向。

  (十)醛和酮

  1.掌握醛和酮的结构、分类与命名;醛和酮的亲核加成反应;亲核加成反应机理;碘仿反应、银镜反应、与斐林试剂的反应;醛、酮的选择性还原反应;醛和酮的鉴别;醛和酮的制备。

  2.熟悉重要的人名反应—克莱门森还原法、黄鸣龙还原法;康尼查罗反应、魏悌希反应、狄尔斯-阿尔德反应、达森反应;醛和酮的物理性质。了解不同的羰基化合物与格氏试剂反应制备不同种类的醇。

  (十一)羧酸和取代羧酸

  1.掌握羧酸的命名,羧酸的结构与酸性强弱的比较;影响羧酸酸性强度的因素;羧酸的化学反应。

  3.熟悉重要的羧酸的俗名,羧酸的物理性质;二元酸的热分解反应。

  2.了解羧酸的制备;卤代酸的制备及化学反应;羟基酸的命名,制备和化学性质;酮酸的命名及化学特性。

  (十二)羧酸衍生物

  掌握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和命名;羧酸衍生物的化学反应;羧酸衍生物的水解,酯在酸或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机理。

  (十三)有机含氮化合物

  1.掌握硝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硝基化合物的还原反应及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胺的碱性及强弱比较,烃基化

  反应,酰化和磺化反应,芳环上的取代反应;

  2.熟悉硝基化合物和胺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胺的氧化反应。

  (十四)杂环化合物

  1.掌握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命名;熟悉六元、五元芳杂环化合物电子结构及芳香性,亲电取代反应。

  2.熟悉含氮化合物碱性强弱次序的比较;芳香烃与非苯芳烃亲电取代反应活性强弱的比较。

  五、考试题型及试卷结构

  《分析化学》命题采用的基本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

  《有机化学》命题采用的基本题型包括:命名或书写化合物结构、单选题、名词解释、完成反应式、推测结构。

  注:考试大纲中的内容仅供参考,不与实际考题完全对应。

  青海民族大学专升本考试药学专业专业课考试科目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天然药物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要求考生重点掌握组成生物体基本物质(包括核酸、蛋白质、酶、糖类、脂类等)的结构、性质、生物学功能以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掌握生物体内各种基本物质在生命活动中进行的各种合成、分解代谢以及各种物质在代谢过程中互相联系、互相转换的规律。

  天然药物化学》要求考生重点掌握不同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包括苯丙素类、醌类、黄酮类、萜类与挥发油、三萜及其苷类、甾体及其苷类、和生物碱类)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提取和分离方法。

  二、参考书目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部分

  魏民,张丽萍.《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8月。

  《天然药物化学》部分

  裴月湖、娄红祥.《天然药物化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4月.

  三、考试形式

  考试方式为笔试、闭卷。总分为100分,其中《生物化学

  与分子生物学》,《天然药物化学》各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四、考试范围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部分

  (一)绪论

  熟悉生物化学概念及研究对象、内容;了解生物化学在药学中的重要性;理解生物化学与药学的关系。

  (二)蛋白质

  掌握掌握蛋白质的分子组成与结构、理化性质和分类;熟悉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了解蛋白质分离、纯化原理。

  (三)核酸

  掌握DNA与RNA的结构特点;熟悉核酸种类、组成及其理化性质;了解单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的生理功能。

  (四)酶

  掌握酶的概念、作用特点及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各种因素;熟悉酶的化学结构,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酶结构与活性的关系;了解酶的命名、分类原则。

  (五)糖类

  掌握糖的概念、重要多糖的基本结构、性质和生理功能;熟悉重要的糖、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和分析的基本原理;了解多糖结构分析的基本原理。

  (六)脂类

  掌握脂类的概念、分类、基本结构、性质和功能;熟悉脂

  类的重要性;脂类提取分离和分析的基本原理;了解重要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来源与应用。

  (七)维生素与辅酶

  掌握几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的辅酶形式及其生理功能;熟悉脂溶性维生素及其生理功能;了解维生素的概念、分类和重要性。

  (八)生物氧化

  掌握氧化磷酸化过程中的电子传递,电子传递体的排列顺序及ATP的生成部位;熟悉ATP的作用和生成方式;了解生物氧化产能特征及氧化磷酸化的偶联与解偶联。

  (九)糖代谢

  掌握糖代谢的主要途径(关键酶)及其生理意义;熟悉血糖的来源、去路及其血糖水平的调节;了解糖是人体主要供能物质、糖代谢的调节。

  (十)脂质代谢

  掌握脂肪酸分解的关键步骤,熟悉分解的全过程、掌握酮体的定义、酮体的生成、利用及其功能、掌握胆固醇的合成原料及关键步骤、掌握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及其功能;熟悉脂肪的合成代谢及分解代谢、胆固醇在体内的转化;了解脂类的概念、分布、功能及其消化吸收、磷脂的代谢及其脂代谢紊乱疾病。

  (十一)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掌握氨基酸的脱氨作基作用、鸟氨酸循环;熟悉α-酮酸代谢、了解个别氨基酸代谢;掌握一碳单位的代谢。了解蛋白

  质的营养作用、消化、吸收和腐败过程。

  (十二)核酸与核苷酸代谢

  掌握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的特点;熟悉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产物;了解核酸酶促降解的有关酶类。

  (十三)DNA的生物合成

  掌握遗传信息流动的中心法则、DNA复制的方式;熟悉参与DNA复制的主要酶类;了解DNA损伤及其修复机制。

  (十四)RNA的生物合成

  掌握转录的概念和特点;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组成和功能;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功能;熟悉RNA转录过程;了解RNA的加工与修饰。

  (十五)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掌握翻译的概念和遗传密码的一般特征;熟悉三种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及其合成后的加工修饰;了解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调节、药物作用机制。

  《天然药物化学》部分:

  (一)绪论

  熟悉天然药物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熟悉常见的5种生物合成途径;了解天然药物化学在药物研究中的重要性;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意义;掌握有效成分提取和方法;掌握有效成分结构鉴定的一般程序。

  (二)糖和苷

  掌握糖的分类;苷类化合物的定义;苷的分类;苷的裂解方式;多糖的提取方法。

  (三)苯丙素

  掌握苯丙素类化学成分的类型;熟悉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成分的结构特征及其典型的代表性化合物。

  (四)醌类

  掌握醌类化学成分的类型;掌握蒽醌类成分的分类与结构特征;掌握大黄中游离蒽醌类成分及其该类成分的提取方法(双相酸水解法)、分离方法(pH梯度萃取法和硅胶柱色谱)的基本原理。

  (五)黄酮类

  掌握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分类依据、结构类型;不同类型黄酮类成分的结构特征;黄酮类化学成分溶解性;黄酮苷类成分的常用提取方法(溶剂萃取法、碱提酸沉法)的基本原理;聚酰胺柱色谱分离黄酮类成分的洗脱规律;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分离黄酮苷元和黄酮苷的基本原理和分离规律。

  (六)萜类与挥发油

  掌握萜类化合物的定义、结构类型及其重要代表化合物;萜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挥发油的定义、分类;熟悉萜类的分布和生物活性;熟悉挥发油成分的鉴定。

  (七)三萜及其苷类

  掌握三萜及其苷的定义;掌握四环三萜、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分类及其结构特点;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熟悉三萜

  皂苷的提取分离方法。

  (八)甾体及其苷类

  掌握强心苷及甾体皂苷的化学结构、类型和典型代表化合物;了解强心苷类成分的生物活性。

  (九)生物碱

  掌握生物碱的结构分类;碱性强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鉴别方法及提取分离原理与方法。

  考试题型及试卷结构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命题采用的基本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单选题、判断题、简答题。

  《天然药物化学》命题采用的基本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单选题、判断题、简答题。

  注:考试大纲中的内容仅供参考,不与实际考题完全对应。

推荐阅读
专升本地区导航

公众号

抖音

bilibili

微博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23-68141520
返回顶部
请选择培训项目
专升本/专转本/专接本 等级职称/考研

操作成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