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易学仕 | 好老师教育官网 |
移动APP下载

扫码下载易学仕在线APP

专升本/专转本/专接本
当前位置: 易学仕在线> 考试资讯> 招生院校> 浙江> 人民网:成功入选“双一流”后怎么干?专访宁波大学党委书记薛维海

人民网:成功入选“双一流”后怎么干?专访宁波大学党委书记薛维海

发布时间:2018/01/19 00:00:00 来源:易学仕专升本网 阅读量:3775

摘要:2017年9月下旬,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宁波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三部委表示,双一流不搞终身制,实行动态管

2017年9月下旬,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宁波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三部委表示,“双一流”不搞终身制,实行动态管理。

宁波大学成功入选“双一流”后怎么干?新年伊始,人民网专访了宁波大学党委书记薛维海。

打造世界一流的涉海学科群

这次公布的一流学科高校里,宁波大学是25所非211高校入选之一,宁波大学到底有何优势?

薛维海说,本次入选建设学科的力学,是宁波大学的强势学科。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拥有工程力学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点。

2012年机械工程学科获浙江省一级重点学科。2013年,宁波大学主持完成的《非线性应力波传播理论进展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近四年,学院共承担3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括重大和重点项目各一项,承担50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薛维海说,为服务国家“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倡议和浙江省、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宁波大学以力学为基础,选取具有比较优势的水产、信息与通信工程,组建“海洋生物技术与海洋工程”学科群,聚焦“海洋力学与近海环境工程”、“海洋工程结构与装备”、“海洋生物资源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海洋信息通信”四大应用领域。

根据宁波大学制定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到2020年,宁波大学力学学科的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领域将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水产学科进入国内一流前列,海水增养殖领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进入国内一流行列,近海无线通信器件和模块领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薛维海说,党的十九大报告围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出新的全面部署,宁波大学要用十九大精神指导“双一流”高校建设工作,以打造世界一流的涉海学科群、培养一流的涉海人才为目标,加快实现从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型。

“双一流”建设关键在人才

在宁波大学,每一栋楼都来自于“宁波帮”的捐赠,每栋楼都是以“宁波帮”中某位企业家的名字来命名的。

“推进‘双一流’建设关键在于人才,在于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薛维海说。

宁波大学的校训是“实事求是,经世致用”,“宁波帮”身上有股“爱国爱乡、创新创业”的精神,宁波大学形成了“爱国爱校,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

“宁波大学人才培养的定位就是创新创业人才。”薛维海说。

“十三五”期间,宁大每年要引进130名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其中30%左右属于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宁大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后,修订了《宁波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与聘任实施办法》,出台了《宁波大学“浙东学者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2017年学校引进学术领军人才10名,是2016年的3倍多,也是历年来最多的一年。引进高层次柔性人才85名,同比增长41.7%。进站博士后13名,出站博士后4名,目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共有24名。

学校建立了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和首聘期目标任务考核制度,采取以老带新、团队融合等方式,帮助青年博士成长。2017年,共完成64名优秀博士的首聘期目标任务考核工作。2017年,学校遴选出10名浙东青年学者培养对象,计划对他们进行5年的特殊支持,力争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2017年,学校共选派90名教师赴海外名校进修。

薛维海认为,一流学科团队应该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解决特定领域或方向的重大科技问题为目标。

2017年12月11日,中科院院士、有机化学家赵玉芬出任宁波大学新药技术研究院院长。2017年12月28日,甬籍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病理学家陈剑平全职担任宁波大学植物病毒学研究所所长。

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4年里引进了20余位优秀博士和学术骨干,这为今后的一流学科群建设打下了基础。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全职引进加拿大两院院士的“3315”团队开展前沿的5G技术研发,学院还整合内部教师队伍组建了7个科研团队。

2017年11月18日,在第15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宁波大学在本次大赛中共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以总分340分的成绩,取得全国第11名的成绩,并第五次蝉联赛事“优胜杯”。

宁波大学先后出台《中共宁波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意见》等30多个文件,明确提出创新创业“6425计划”,即学生参与创新实践人数超过60%,参与学科竞赛人数超过40%,参与创业实践人数超过20%,创业率达到5%。学校于2015年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建立以“宁波大学1986创梦园”为核心的创业孵化平台。学校拥有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70个,建有12家省级校内实践基地,已建成创新性开放实验项目305项,全校每个学科性学院均有创新性开放实验项目供学生选修。

“培养出高层次人才,才是名副其实的一流大学。”薛维海认为。

“我们的论文不能放在抽屉里”

“我们的论文不能放在抽屉里,要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薛维海说。

他认为,科学研究是一流大学的重要使命,要利用人才和科技优势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

大学是地方智库,近年来,宁大让一项项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化为生产力,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说起科研成果的转化,薛维海如数家珍。

宁波人爱吃海鲜,宁大海洋学院的“三疣梭子蟹”实现了产业化,目前养殖面积已经达50万亩。

宁大原副校长严小军教授领衔的“海水生物活饵料和全熟膨化饲料的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严小军领导建立的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中心宁波分中心,是我国唯一的海洋领域生物芯片分中心。

海洋学院徐善良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16年攻关,使“离水就死”、世界上最难养的银鲳鱼规模化养殖成功。

近几年,宁大海洋学院、海运学院扶植孵化40多家涉海类企业。

宁大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王礼立教授和杨黎明教授带领的团队,基于桥梁柔性防船撞冲击动力学理论,研发的大型桥梁主墩柔性防船撞装置、引桥自适应恒阻力拦截船舶技术,已应用在宁波象山港公路大桥、广东湛江海湾大桥等多项国防、民用工程中。

王骥教授和杜建科教授带领的团队,长期研究声波谐振器振动和弹性波传播分析技术,并与宁波及省内的压电器件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在推动企业上市和提升产品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宁大原校长聂秋华教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戴世勋教授带领的团队,长期研究新型红外硫系玻璃制备项目,并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2011年开始产业化,与企业合作,生产出百余款温度自适应硫系玻璃红外光学镜头,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得到应用。

以闻路红博士为首的科研团队,研发的“敞开式大气压原位电离质谱离子源”,能在敞开的环境中,几秒内检测水果农药残留,检测有毒有害物质,可应用在医学分析、机场和火车站安检等领域。

“宁波大学的有效发明专利量已连续4年列全国高校前50名,2015年至今,转让和实施许可知识产权共139项。”薛维海自豪地说。

目前,宁波大学应用性专业和学科点分别占到了71%和67%,本科招生约25%为宁波生源,毕业生的60%选择在宁波就业。学校累计1042人(团队)次服务近千家企业,支撑服务企事业单位2000余家;80%专利技术得到应用,100余项科研成果得到转化应用和示范推广,仅海水养殖、海洋生物技术的科研成果为地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多亿元。

2017年,学校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这是目前我国面向政产学研金用结合的最高荣誉奖之一。

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是育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所大学应该有怎样的历史担当和时代担当?是否能够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可靠的、源源不断的“高精尖缺”人才?薛维海认为,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紧紧抓住思政工作这个根本,把握好“双一流”建设大方向至关重要。

他认为,“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内容应是育人。加大对本科教育的投入,让“双一流”大学接收更多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则应更好地服务国家“高精尖缺”人才计划,主动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新兴产业和新业态提供高层次创新人才。

近年来,宁波大学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大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程的建设。

如何让“高大上”的思政课内容接地气?薛维海说,在宁波大学,有两本凝聚了师生集体智慧的思政课特殊教材:学生思想问题库和主干课教案库。学生思想问题库里收纳了2013年以来该校学生提出的近300个思想问题,涉及内容既有关于个人的情绪控制,也有关于国家的战略布局。

“根据学生们的思想动态,教师们找来热点新闻、身边的故事充实教案库,努力让思政教育变为学生们感兴趣的事。”薛维海说。

宁波大学的学生们可以用演讲赛、拍视频、参观博物馆等多种方式来完成思政课作业。

“90后”大学生是现在的校园主体,网络上各种舆论影响着他们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宁大有一支网络评论员队伍,由优秀教师、骨干学生等70余人组成,专门在网上引导学生正确思考,不随波逐流。

薛维海说,宁波大学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出台课程德育大纲,深入挖掘提炼各门专业课程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和承载的德育功能,推动在专业课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他认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宁波大学是由众多海内外“宁波帮”与帮宁波人士共同关心支持下发展起来的,30多年间,海外“宁波帮”人士向宁波大学累计捐赠了7亿多元人民币。宁波大学把“宁波帮”精神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建设了感恩文化园,把感恩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特色。

薛维海说,感恩文化推动了校友感恩回馈。近年来,学校在筹措办学资源、争取校友捐赠方面成绩显著。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公布显示,2018中国大学捐赠排行榜30强中,宁波大学以1.96亿元的校友捐赠位列第30。宁波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获2017年度全国教育基金工作先进单位。学校也积极探索校友捐赠的可持续化发展模式,推出宁波市首支高校校友母基金宁波大学校友母基金——白鹭林Ⅰ号基金,该基金总规模1亿元人民币,其中甬潮资本董事长叶建荣校友出资8000万元,宁波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出资2000万元作为引导基金,这标志着宁波大学迎来了校友与母校抱团发展的新时代,全面构建校友与母校发展共同体。

“可以说,宁波大学是一所无时无刻不被‘感恩文化’温暖着的大学。”薛维海说。

服务热线:023-68141520
返回顶部
请选择培训项目
专升本/专转本/专接本 等级职称/考研

操作成功

关闭